家里为什么有屎的味道(写字楼二手房,为什么流通性普遍不如住宅?)

时间:2025-04-30 12:51:22

写字楼的二手房不好卖,是房地产业内比较普遍的现象,不光是写字楼,还有同属于商业地产性质的商铺、门面等,都或多或少存在这种情况。

一方面,是因为写字楼对于大多数购房者而言,并不像住房一样是刚需,商业性质的项目投入回报率并不高,而且商业性质的不动产,也绑定不了太多不可替代的稀缺资源,比如教育资源等。

另一方面,主要还是因为交易过程中存在比较高的流转成本,比如3%的契税,还有印花税、原购价和成交价差价部分的5.6%增值税、20%的个人所得税等。

如果算上中介费等,综合交易成本大致要在6%~10%之间,而商业性质的地产,标的总价一般都比较高,加上这个比例的交易成本,总体而言,流转成本是要高于住宅的。

其实最核心的一点,本质上还是因为写字楼的稀缺性和性价比,并没有那么高,如果真的是物超所值,那也是不愁卖的,也正印证了那句“没有卖不出去的房子,只有卖不出去的价格”这个道理。

目前国内一二线城市的很多写字楼,空置率是值得重视的,租金回报率很多也不如预期,有的写字楼一年当中甚至会空置大半年的时间,租金都收不上来,业主还得自行支付物业费和公摊水电,投入回报率实在不如住宅。

而且,写字楼的流通性差,是可以与别墅等资产相提并论的,甚至于,有的地方金融机构,对于商业地产项目的估值和贷款政策,都是相对严苛的,普遍是要求首付5成以上,有的银行甚至都不对写字楼进行按揭贷款,必须全款购买,这也增加了写字楼流通的难度。



相对而言,用于居住的住宅房产,就不一样了,拥有广泛的受众和接盘者,而且税率等交易成本相对友好,物业费率等持有成本也低,还能够绑定交通、商业、教育、户籍等资源,增值属性和流通属性都比较高,能够随时变现。

同样的一笔预算,投入到商业地产(写字楼、商铺、门面)和投入到住宅房产来对比,获得的回报方面,很显然是住宅是占有更大优势的,写字楼能租,住宅同样能出租。

而且,在同等预算下,有的住宅甚至连实得的房屋面积,都要比写字楼更大一些,所以,写字楼在流通性方面,逊色于住宅,就理所应当了。


当然,写字楼等商业地产,出现这类流通性差的现象,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行情了,甚至于有些含金量、价值较高的写字楼,其流通性表现也令人遗憾,或许并不是房产本身的问题,而是根源于整体经济大环境、商业模式等外在因素的影响。

比如,线上平台+线下个人、远程办公、共享办公室等新兴商业模式也在逐年兴起,传统的办公室+职员的定点办公模式,在有的城市已经开始逐渐走入历史,因此,写字楼未来的流通性方面,不被看好也是情有可原。

本文分类:百科知识

本文标签:无

浏览次数:100 次浏览

发布日期:2025-04-30 12:51:22

本文链接:https://m.pl5yc.com/baike/31423w6oqP.html

相关文章